前塵遠影-憶恩師 潘詠周
先師 潘詠周,字作民,號新之,江蘇省吳縣人。生於民前六年,逝於民國八十五年。為河南省溫縣陳家溝,陳氏第十七代宗師 陳發科公之嫡傳, 發科公曾明示 先師,其所授者,為陳氏第十四代 陳長興公所傳,且未曾更改過之拳架,故 先師向來珍視此拳,雖歷經戰亂,卻無一日離拳。
拜師學藝
先師幼年因多病失調,及長體弱,常患頭痛心悸之症,依賴藥物,終鮮見效,深感身體衰弱,非藥石所能見功,乃探求健身方法,而興起學習太極拳之念頭。 先師之習拳過程,歷經楊氏、吳氏,而後為陳氏太極拳。先於十九年,於北平太極拳研究社習楊氏太極拳。當時,社長為楊澄甫先生,教練為嚴鶴川先生。後又蒙其六叔介紹,從劉慕三先生習吳氏太極拳,劉先生之老師為吳鑑泉先生。又經劉先生引見,於二十年一月正式拜 發科公門下習陳氏太極拳。
先師當年仍為在學學生,就讀於北平大學法商學院。 先師曾講述當時習拳經過:每晨上學前,先至劉慕三先生公館從 發科公習拳。練完之後,再至學校上課。每逢週日,師兄弟們便齊聚 發科公教拳之「覃懷會館」,更隨 發科公練拳,練一整個上午。 先師憶及當年練拳之勤,每到晚上欲就寢時,均得借助於手,把自己之腿給搬上床,才得就寢。終於,某日 發科公對 先師說 :「作民,可以出手了。」此言一方面是讚許,一方面亦表示 先師之拳藝已更上層樓了。 先師平日鋒芒內斂,不與人爭。但亦曾提起,曾於上海與粗壯之車夫,發生爭執一事。當時,雙方一言不和,孔武有力之車夫,突然間竟猛撲過來, 先師舉臂一掤,瞬間便將其震飛了出去。
傳道授藝
先師於三十八年播遷來臺後,因公職在身,無法專心教學。至六十二年公職退休後,才能較為專心,開始於新店教拳。當時 先師年歲已大,且因德高望重,雖知功夫高深,學生卻不敢造次,除非老師主動,從不敢要求與老師搭手,與老師對談,必也垂立一旁,以老師為尊。遇有表演、比賽,只要經由師兄交代,公布時間、地點,眾人必皆自行排除困難,準時到達,亦從無二言。
先師之於教學,則循循善誘,因勢利導,雖一手一思之微,必教導說明至正確而後已,故學生唯肯用心學習,不斷深思,反覆練習,必能有所體會。而 先師最常掛在嘴邊,勉勵學生之語,則謂:「招有盡,勁無盡。」「太極拳之真訣,唯在苦練二字而已。」乃告誡學生,招式總有技窮之時,不足為恃,唯有加以苦練,練出真勁,全身渾然無跡,始有妙景可言。
先師之糾正動作,是令學生逐一演架,再從旁加以指導。遇有未學完者,先是調整已學架子,再教新招;親自帶領二至三次後,學生即自行在旁練習,或者請教師兄。其間,上場演架著若由上周至今,未勤加練習,而致動作生疏,或致僵硬者,
先師則不多言語,僅別過頭去,就足以令人羞愧,反躬自省了!
嘉惠後人
先師深感當今社會崇尚科技,發展多元,於拳術之鍛鍊功夫,亦趨向簡化速成之勢。唯恐陳氏拳藝之傳統理法,日久湮沒。故於八十二年,指導成立陳氏太極拳分會,以推展拳藝;並於八十三年完成 先師影像錄製;另又著書立說,於八十四年編述成「陳氏太極拳大全」一書,共分三卷,書中引經據典,豐富翔實,洵為鉅著。此些珍貴遺產,對於日後陳氏太極拳之研究,與中華文化之保留,均極具價值。
「靜廬」為緣於 先師於新店居所,慣用習稱之謂。回憶當年於「靜廬」,師兄弟們相聚從學之景,歷歷在目,恍如昨日。然過去視之當然之殷殷之情,已不復再見,懇切之語,亦不復可聞。撫今追昔,願我同門,均能齊心協力,維護此傳統拳架於不墜,代代相傳。
【作者簡介】
洪允和老師:允軒資深總教練,指導老師。
師承:陳發科>潘詠周>洪允和
學歷: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。經歷:太極拳教學經驗30餘年;允軒陳氏太極拳研究會 拳學講堂創辦人;『中華陳氏太極拳協會』理事長;『中華台灣國術會 陳氏太極拳委員會』主任委員。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 陳氏太極拳分會會長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